獻血無損身體健康
為挽救患者而捐獻自身血液或血液成分稱之為獻血。 血液是特殊的寶貴資源,輸血更是現代醫學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。外傷性失血、產后大出血、嚴重燒傷、各種血液病和施行大型手術都離不開輸血治療。在科學技術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規模體外培養血液的情況下,獻血是為臨床醫療機構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來源。獻血是一種救死扶傷,無私奉獻精神的高尚行為,也是人與人之間愛心的交流,相互扶助的文明體現。
二、獻血會影響健康嗎?
據科學測定:正常人體血液總量占體重的8%左右,一個60公斤體重的人,約有血液4800ml,在一般情況下,這些血液并不都參與血液循環,有1/5—2/5的血液是貯存于肝、肺和皮下毛細血管貯備而不用的,人們習慣地把這稱作人體的“小血庫”。當人體從事劇烈活動或少量失血時,貯血庫中的血液會立即釋放出來,參與血液循環,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有人擔心獻血會影響健康,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。首先,獻血200毫升不到全身血量的二十分之一,是不會影響血液的正常生理功能的。其次,人體自身具有很強的調節功能,獻血后1-2小時血容量就會得到恢復,各種血液成份可在兩周內達到原來的水平。第三,人體的血液都在新陳代謝,即使不獻血,血細胞也在不斷衰老死亡,被新生的血細胞代替。獻血后,人體造血功能更加旺盛,會加速血細胞的生成。從而使血液維持相對恒定。第四,獻血前要做好嚴格的身體檢查和化驗,合格者方能獻血。第五,現代醫學實踐證明,適量獻血對冠心病、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都有一定好處。適量獻血,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,增強免疫力的抗病能力,還可刺激人體骨髓的造血器官,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,收到延年益壽的效果,并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。據報道,有人對66歲以上的332名曾獻血者與同條件的399名未曾獻血者存活率作了比較,結果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于未獻血者,獻血總量較多的存活年齡還較長。
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陳代謝能力,人體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細胞在衰老死亡,獻血后反而會刺激人體造血功能更加旺盛,加速細胞的生成,促進血液的新陳代謝,以適應機體的需要。
人體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,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獻血200—400ml是無損身體健康的。
三、一次獻血400ml更有益
1、對獻血者來說,一次獻血200ml不足體內血液總量5%,由于量少,并未涉及到體內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。而每次獻血400ml能涉及到體內的調節系統,促使暫存于肝脹等臟器內的血液參加到血液循環中去,刺激新鮮血液再生,有利于降低血稠度,能有效地避免心腦血管病的發生。
2、對于用血的患者來說,血液來自同一個人就比來自兩個人的血液更安全,大大減少了輸血不良反應,對于提高臨床輸血安全性意義更大。
3、一次獻血400ml與獻血200ml相比,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減少差錯機會,也有利于成分血的制備和推廣。